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部门动态
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发布时间: 2023-02-03 16:58      来源: 市乡村振兴局
打印 分享到: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优化构建三大体系,联动推进两项重点,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落地落实。一是建立三大机制,优化构建监测帮扶体系。一是建立风险发现机制,确保精准排查到位。深化“五定”工作法,落实“四员”制度,用好“盯村抓户”抓手,健全“网格化”入户走访体系,开展常态化摸排。落实摸排网格员、入户核查员激励机制,每年按20%比例进行奖励。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运用,加大市县风险线索抽查核实力度,确保风险线索推送到位、核查到位。二是建立常态帮扶机制,确保精准帮扶到位。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制定帮扶措施,10日内完成帮扶措施申报,1个月内完成政策兑现,对突发严重困难实行“先帮扶、后认定”。对无劳动力的落实兜底保障措施;对有劳动力的落实产业、就业帮扶措施;对存在“三保障”等问题短板的开展针对性帮扶。调整优化防止返贫致贫基金管理使用机制,对返贫致贫风险“触碰即保”。三是严格督查问责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开展常态化督查暗访,持续跟踪问题整改情况,确保整改到位。“漏测失帮”的,严肃追责问责,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规模性返贫现象。二是注重三个统筹,优化构建持续增收体系。是统筹产业和基础设施投入比例。保持市级衔接资金投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低于1.2亿元。统筹安排中央、省级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占比分别不低于60%、50%且不低于上年占比。二是统筹到户扶持政策。精准规划产业帮扶项目,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户均奖补资金原则不低于5000元。对各类经营主体,坚持“有财政资金投入就有联农带农责任,联农带农作用大的多支持、小的少支持,没有的不支持”,进一步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增加农户租金、薪金、股金等收入。三是统筹就业扶持政策。为脱贫户、监测对象“一对一”提供就业服务,继续实施好“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加大脱贫人口组织化劳务输出力度,做好返乡再就业服务,保持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总体稳定对符合以工代赈条件的衔接资金项目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加大易地搬迁对象就业扶持力度,为搬迁群众提供“一站式”公共就业便捷服务;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确保有劳动力的脱贫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确保脱贫人口稳定务工人数不低于2022年实现“两缩小、一高于”三是拓展多元共促,优化构建协作帮扶体系。深化绍乐东西部协作,持续拓展产业发展、劳务协作、人才培育、社会事业等领域交流合作,把“蓝鹰工程”打造成为全国东西部协作经典范例,把“两地仓”打造成为川西南区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之一,把“越嘉有味”打造成为绍乐消费协作金名片,把“绍乐同行”打造成为乡村振兴党建联建新样板,为浙川东西部协作贡献更多绍乐力量、绍乐方案。扎实抓好对口帮扶美姑县工作,拓展全域结对帮扶模式,以实际行动和突出成效打造省内对口帮扶的样板。持续发挥驻村帮扶干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整合各级定点帮扶资源,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用好用活“乐山市社会扶贫爱心基金”,凝聚强大帮扶合力。四是聚焦重点区域,联动推进支持政策落地。坚持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扎实抓好3个重点帮扶县、104个重点帮扶村实施方案、年度计划涉及项目落地落实。坚持分类指导、示范创建,继续在政策资金支持、资源要素支撑、人才科技服务等方面优先支持、集中支持重点帮扶县(村)。持续完善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就业促进、产业帮扶、服务保障、社区治理为抓手的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体系。完成3个安置点规范化建设,深入实施安置点乡村治理专项行动。在2个800人以上安置点建成帮扶产业园和帮扶车间,持续完善覆盖搬迁群众的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深化实施就业协作帮扶专项行动,促进搬迁群众“稳得住、融得进、逐步能致富”。五是注重因地制宜,联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结合乐山实际,出台全市乡村建设方案,建立健全专项任务推进机制,采取跟踪监测、日常调度、监督检查、逗硬考核方式,推动专项推进方案落地落实。按照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要求,以县为单位建立完善乡村建设项目库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开展农村“五清”行动,持续推进场镇提升行动,确保三年任务全面完成。分类分步有序扩大“积分制”“清单制”示范项目试点实施范围,2023年底,力争重点帮扶村试点实施示范项目覆盖率达40%以上,推动以县为单元完善移风易俗约束措施和奖惩机制,不断提升乡村和谐善治水平。

政策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条
下一条

主办: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心连心服务热线:0833-12345

网站标识码:5111000002

承办:市数据局

技术电话:0833-2096881

蜀ICP备12011101号-1

备案图标 川公网安备 511102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