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政策解读专题 > 政策解读
《犍为县“十四五”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 2022-11-28 15:40      来源: 犍为县
打印 分享到: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一、制定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犍为将结合县情实际,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统筹近期和远期,围绕“工业强县、文旅兴县”发展战略,奋力打造“一心一地一城”。

二、制定依据

(一)《乐山市“十四五”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二)《犍为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2015版)》

(三)《犍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三、规划目标

坚持“揽山入城、拥江发展、跨江而建、三镇同城”战略,大力推进城市之心、城市之眼、城市之肺、城市之脊规划建设,统筹推进城市新区和工业新城建设,完成“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无废城市”、“公园城市”四个城市建设。

实现整体能级显著提升。城市规模达到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优化城市道路网络功能和级配结构,进一步提高建成区路网密度。城市品质大幅提升,立体全面开放水平明显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显著增强,稳步推进撤县设市。

实现生态环境显著提升。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完成县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乡镇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实现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2%,镇污水处理率达到65%。

四、规划内容

(一)以项目为抓手,加快“四个城市”建设。依托城市有机更新相关项目,对老城区重点区位的更新建设,着力打造以犍为文庙为核心的“城市之心”精神高地;结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石溪至清溪30公里滨江长廊,完善县域文旅交通,打造“城市之脊”;推进翠屏山—岷江—黄旗山生态绿带建设,打造“城市之肺”;加快方舟新区招商引资项目基础设施配套,打造“城市之眼”。十四五期间有序推进项目建设,让犍为城市有血有肉。依托城市山水本底,突出抓好亮山、亮水、亮城规划建设,逐步提升城市景观和美化亮化水平;统筹推进“公园城市”、“韧性城市”、“书香城市”、“无废城市”建设,积极争创省级海绵城市示范县城和国家级生态园林县城。

(二)以中心镇建设为核心,做好“乡镇补短”。“十四五”期间,镇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合计54个,以芭沟镇、罗城镇、龙孔镇、孝姑镇四个中心镇为核心,嘉阳小火车旅游片区、罗城古镇旅游片区、龙孔种养循环片区、临港经济片区四大片区连片做好乡镇市政基础设施补短。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落实以政府为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部门、属地镇政府协调配合的工作体系,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建立健全上下联动、部门协调的工作机制。

(二)保障资金供给。充分利用和把握中央支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黄金期”和“窗口期”,积极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发挥民间资本作用,吸引有实力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参与建设和运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完善政府配套重大项目资金机制。

(三)实施挂图作战。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分阶段解决重大项目制约因素,围绕城市功能提升、资源能源保障、环境品质提高等建设愿景,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健全重大建设项目储备库,实现储备一批、论证一批、建设一批的动态机制,超前谋划、提前启动项目前期工作,落实重大项目建设条件。健全重大项目联动审批机制。

(四)加强要素保障。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用地保障,建设的统计和效果评价,加强对规划实施进度的监测,及时解决实施中的问题,如用地指标、土地供给等。

(五)抓好监管督查。加大决策监督与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力度,推动城乡建设监督机制信息化,建立供水、供气等公共服务事业信息公开和预警预报机制。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形成有利于促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健康发展的舆论氛围。

政策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条
下一条

主办: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心连心服务热线:0833-12345

网站标识码:5111000002

承办:乐山市数字经济发展局

技术电话:0833-2096881

蜀ICP备12011101号-1

备案图标 川公网安备 511102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