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边开展交通大会战 全面打通致富小康路
发布时间: 2018-04-11 10:10      来源: 马边扶贫移民局
打印 分享到: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富不富,基础在公路”,我县围绕建设扶贫路,拟投入125亿元,加快构建高速通道、县道、乡道、村道、组道、产业道等“六道 ”网络体系,拉开交通“骨架”,打通外联“经脉”,疏通内循“血管”,加快打造大小凉山综合交通枢纽

一、规划引领交通扶贫建设。按照“打破外瓶颈、畅通内循环、构筑产业路、完善连接点”思路,建成市县乡“两个一小时”交通圈,打造大小凉山综合交通枢纽一是围绕高速通道建设,拉开交通“骨架”。牢牢抓住中央纪委、省纪委定点帮扶,浙江省越城区、峨眉山市对口帮扶契机,协调仁沐新高速、乐西高速马边段、峨马路项目,加快融入乐山“一小时”经济圈,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拉动地区经济交往交流。目前仁沐新高速已完成80%施工便道硬化,乐西高速马边段已完成初步设计进入送审阶段。二是围绕七干线建设,打通交通“经脉”。“十三五”期间,我县公路建设重点是升级提升马新路、马美路,完成翠老路、老建路、苏民路、峨马路、永谷路等干线道路建设。全县拟投入16亿,推动166公里7条干线公路新改建工程,加强马边与宜宾、沐川、峨边、美姑等周边县城的交通联系,提高对外畅通率。目前,翠老路已通车,老建路预计下半年实现通车,苏民路、峨马路、永谷路工程正按序推进三是围绕“四好村”建设,疏通交通“血管”。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是2019年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村、组、户通硬化路,完成省级“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创建,近年,全县完成新改建村组公路215.3公里,极大疏通了农村公路毛细“血管”,推动交通运输服务向贫困村延伸、向贫困户覆盖,畅通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

二、探索创新交通建设模式。在交通建设项目常规招标建设的情况下,我县探索走出PPP(公私合营模式)、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建管养运一体化模式,推动交通项目高效率、高质量、低风险建设。一是试点推行PPP(公私合营模式)推进苏民路建设,为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减小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我县在苏民路项目建设上开展PPP(公私合营模式)试点,县交通局与晟茂建设有限公司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实行捆绑式合作,推动项目高质量低风险建设。二是试点推行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推进通村通组道路建设,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资金报账进度,2018年我县通村、通组道路建设统一采取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即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竣工验收等合并招标,一个项目准确落实到一家机构,加强对工程质量的全程式监督管理。三是试点推行建管养运一体化推进道路管理。以“建管并重,养运协调”为目标,加强道路保畅保洁,组织实施好主干道公路的日常保养、小修与大中修工作,抓好公路应急保通抢通、水毁恢复与安全等各项工作,完成荣丁游乐桥养护站及荣丁游乐桥服务区建设。

三、精准发力交通扶贫建设。交通扶贫建设要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必须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一是精准摸底,补齐交通短板。对照贫困村退出“一低五有”标准,落实36名县级领导、66个县级部门和59个企事业团体摸清123个行政村(社区)道路短板,结合省市下达年度目标任务及十三五道路建设总体规划,完善《马边彝族自治县交通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加快四好村公路建设。二是精准施策,加快“六道”建设。围绕高速通道、县道、乡道、村道、组道、产业道“六道”建设2018年计划投入8.02亿元,启动建设乐西高速乐山至马边段,新改建县乡道20公里、通村公路50公里,建设完成2座桥梁、2座乡村客运站。三是精准管理,完善道路养护体系。完善《二O一七年公路养护管理办法》,2018年完成更换维修护栏2220米,修复G348线马铜路段破损路肩640平方米,清洗护栏25000米,清洗、校正标志标牌380个,清洗凸透镜13个,冲洗路面12.6万平方米;成立汛期“抢通保通”防汛应急领导小组,制定“应急抢险”预案,确保汛期道路畅通安全;设立农村道路养护公益性岗位,聘请辖区内建档立卡贫困户清扫、养护乡村道路,延长道路使用年限。

政策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条
下一条
主管单位: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乐山市数据局
心连心服务热线:0833-12345 技术电话:0833-2096881
党政机关 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