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4-15 17:57 来源: 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
保护视力色:
![]() ![]() ![]() ![]() ![]() ![]() ![]() ![]() |
![]() |
![]() |
编纂乡镇(街道)志及村(社区)志,是传承地方文化、留存乡愁记忆、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井研县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推进乡镇(街道)志和村(社区)志编纂工作。
一、强化统筹布局,厚植保障根基
一是优化组织架构。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和各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编纂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街道)组建相应工作机构,由“一把手”牵头,明确专人负责。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持、部门配合、专人修志”的工作模式,为编纂工作筑牢组织基础。
二是制定系统规划。2021年5月,全县启动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工作,分阶段、分批次推进。确定13镇、1街道及1个重点村的编纂任务。截至2024年底,三江镇率先完成镇志编纂出版;《纯复镇志》《千佛镇志》进入终审阶段,预计今年5月出版;《研经镇志》《宝五镇志》完成初稿,正在完善。
三是强化经费保障。将编纂和出版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按计划分年度划拨至镇(街道)。县地方志办对经费使用进行统一指导和全程监管,为编纂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二、围绕关键环节,健全指导体系
一是精修纲目架构。各镇(街道)围绕地域特色拟定志书纲目,依据资料收集情况不断优化,通过多轮研讨,制定贴合实际的纲目。比如《三江镇志》作为未合并的镇,采用条目体。《纯复镇志》作为合并过的镇,全书分纯复乡、分全乡、纯复镇三部分记述,纯复乡、分全乡采用条目体,纯复镇采用篇章结构,使整体脉络清晰。
二是拓宽资料渠道。针对资料收集难题,各镇(街道)编纂人员主动作为,通过查阅县档案馆档案、采集口述资料、实地考证等方式广泛收集资料。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业务骨干,邀请方志专家集中授课,选派人员参加上级专题培训,提升专业素养;招募一批志愿者,发挥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文字与地缘优势,组建“老中青”结合的编纂团队;邀请一批方志专家,跟进工作进度,答疑解惑、参与审稿,保障编纂质量。
三、精细督导流程,铸就精品质书
一是锚定时间节点。将编纂工作划分为建立机构、收集资料、撰写初稿、修改审查、验收出版五个阶段,制定详细时间表。每年召开编纂工作推进会,通报进度,压实责任,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二是全程跟踪指导。安排专人负责对各承编单位的纲目设计、资料收集及整理、初稿撰写、志稿审查等工作进行督导,全程跟踪编纂进度,总结提炼先进经验,推动编纂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严格审查标准。落实“三审”制度,初稿完成后,送镇(街道)分管领导、熟悉镇情的老干部、县志办业务骨干审读,提出修改意见,逐一补充完善,经镇(街道)主要领导把关形成定稿后,报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和分管县领导审阅,再送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指导,经过编辑们提炼校改,报县委宣传部审查,申请内部准印号出版,确保志书质量。
(井研县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