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4-30 09:15 来源: 市委统战部 |
保护视力色:
![]() ![]() ![]() ![]() ![]() ![]() ![]() ![]() |
![]() |
![]() |
为推动非遗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4月27日,乐山市五通桥区网络代表人士联谊会举办“公益活动赋能计划——非遗传习藤编文创技艺课程”,邀请网络人士沉浸式体验藤编技艺的魅力,共探非遗活化新路径。
开讲:解码传承价值,触摸文化肌理
课堂上,非遗传承人、区网联会会长宋凝以“五通桥非遗项目及传承意义”为题,结合本土历史脉络,生动介绍五通桥藤编技艺的起源、发展及工艺特色。她提到:“藤编不仅是一项手艺,更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每一根藤条的编织都承载着祖辈的智慧与生活美学。”大家通过图文资料与实物展品,深入了解到非遗传承对守护文化根脉、促进文旅融合的重要意义。
实操:巧手编织精品,指尖流转匠心
在藤编文创杯垫的实操环节,大家从选藤、绕藤、编织手法等基础步骤入手,专注于手中的藤条,逐步了解“十字编”“田字纹”等传统技法,历经两个多小时的穿引、交错、收口,每人都完成了一件藤编杯垫作品。一名网络人士表示:“没想到传统藤编能与现代家居用品结合得这么巧妙,未来我们可以在水乡秀舞中融入这类文创产品,让观众们带走更多‘五通桥记忆’。”
共识:争做文化代言人,共筑传播矩阵
在“非遗文化代言人”主题交流环节,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网络人士围绕“如何让藤编技艺走进现代生活”展开讨论。有的提出将藤编纳入青少年劳动实践课程,有的计划开发藤编灯具、饰品等衍生产品,有的则希望通过“非遗+农产品”包装提升本土品牌辨识度。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技艺传习,更是一次跨界赋能。我们期待通过网联会平台,整合各行业资源,让非遗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据悉,区网联会自成立以来,紧扣乐山“工业强市、文旅兴市”发展战略,广泛凝聚网络人士力量,通过“非遗+文创”“非遗+乡村振兴”等模式,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区网联会还将围绕木雕、竹编等非遗项目开展更多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活动,奋力推动本土非遗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