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1 - 乐山简史
P. 221

·第三篇  当代乐山·




                 “全民大办”教育过程中,1959 年,峨边有民族小学 18 所,其中

            西河区有民族小学 12 所,20 个班,在校学生 500 余人;马边民族小学增

            至 26 所,在校彝族学生 2889 人。1962 年,马边将民族小学调整为 15 所,

            峨边调整为 5 所,改善办学条件,增派汉族教师任教,加强教学管理,

            提高教育质量。1977 年,峨边彝族小学曾一度发展到 112 所。在校学生
            2848 人,入学率达到 91%。


                 二、科技事业


                 科研机构  1958 年起,先后在地、县或公社成立科委、科协和一批
            工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厂矿、机关、学校成立基层科协。工厂开展群

            众性的技术革命、技术革新,农村开展科学试验活动。1959 年 6 月,除

            峨边县外各县均已成立科委会;成立地级科研所(组)7 个(综合性研

            究所 1 个,有关部门专业性研究所 6 个),基层科研所 68 个,小组 33

            个(其中综合性 3 个、站 1 个)。8 月,建立全区科学技术情报网和专
            区综合性科学技术情报站(中心)。在所属商业局、农水局、林业局、

            邮电局、交通局、医院、厂矿、中学和有条件的人民公社,建立兼职情

            报小组或通讯员,专属厂矿建立专兼职情报组。1960 年,建立专、县农

            业机械研究所。

                 科技进步  20 世纪 60 年代,各种近现代科技逐步应用于各部门:
            采卤制盐实现半机械化、机械化,机械工业由修理装配进入设计制造,

            化工、造纸、食品加工、电力、纺织、冶金、邮电、交通的科技水平有

            长足进步,多发病、常见病、流行病的医疗技术达到有效控制的水平,

            农作物已能自育一些新品种。“文化大革命”初期对各级科研组织冲击


                                                                                19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