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乐山简史
P. 113
·第一篇 古代乐山·
李拔(1713—1775),字清翘,号峨峰,犍为县玉津镇人。38 岁时
中进士,历任楚中(今湖北省)长阳、钟祥、宜昌、江夏知县,衡州、永川、
岳州、汉阳府同知,均有政绩。乾隆二十四年(1759)春,任福宁(今
福建霞浦)知府。乾隆二十六年五月,调任福州知府兼理海防。后任长
沙知府。乾隆三十四年(1769),任湖北荆宜施道台。李拔“视百姓如
家人,视民事为己事”,“察吏过严,人疑其峻,然所全实多”,民得
实惠。由于政绩卓著,各地争抢,五次被乾隆皇帝召见,慰勉有加。至
今福建闽东一带还誉称李拔为一代循吏,江汉称为李青天。李拔著述颇丰,
先后撰有《重修犍为县志》9 卷、《衡州续艺文志》4 卷、《福宁府志》
44 卷、《长阳县志》8 卷;著有《四书旁注》《困学新传》《史学概论》
《东西行录》《壮游见闻》《纲鉴折衷》《离骚解意》《读史绪论》《地
理探源》《理学探源》《东溪文集》《行部纪略》《道香园诗集》及家
训家教等。
雷畅(1703—1777),字燮和,号快亭,井研县人。雍正七年(1729)
拔贡。历任山西平遥知县、沁州知州、湖南常德、长沙、山西汉中等知府;
陕西汉兴、山东济东、浙江粮储等道;陕西、山东、湖北按察使司,转
内阁侍读学士。著有《直隶沁州志》《行述》等。雷畅侄孙雷轮,乾隆
三十四年(1769)二甲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京畿道监察御史、兵
科给事中、户部掌印给事中、巡查福建台湾御史、浙江湖州知府、江西
吉南赣宁道等职。雷轮担任巡台御史期间,捎回 3 株台柚树苗栽于故乡,
后繁殖为地方名优产品“梅家湾柚”。雷畅故居是西南地区现存最完整
的清代民居,2019 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瑞 (1751—?),字辑五,嘉定城区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拔贡,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