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 - 乐山简史
P. 109

·第一篇  古代乐山·




            设峨山甲时,有僧户 182 户。其宗派以临济宗为大,另有曹洞宗、沩仰

            宗。康熙六年(1667),四川按察使李冲霄主持重建凌云寺,修复大雄殿、

            弥勒殿等。嘉庆年间,又多次进行修缮。

                 夹江县,清初重建定慧寺。犍为县,康乾年间重修宝乘寺、金山寺、
            白衣庵、圆觉寺、印石寺、宝印寺、回龙寺,新建兴隆寺等。

                 道教  峨眉山纯阳殿道士在入清以后相继离去,道观成为佛教寺院。

            康熙九年(1670),民间捐资重修三清观正殿,后又修葺为三重殿。嘉

            庆十五年(1810),在乐山城东岸重修镇江王爷庙。嘉庆十九年(1814),
            王殿臣在高标山玉皇观下、三清殿之上建灵官殿,楼筑于石砌拱门上。

            嘉庆二十四年(1819),在古市乡(今市中区水口镇)建有王爷庙。

                 夹江县,康熙九年(1670)在甘江九盘山重建川主祠(二郎庙),

            另外还有黑虎观、灵泉观、三元宫等。犍为县,乾隆四十年(1775)县
            令张官五在城西 0.5 千米建真武阁,城西龙角池初有真武观,后为三教观。

            井研县,雍正十二年(1734)至同治六年(1867)设有道会司,下属教

            徒约 500 人,民国初年,撤道会司设道教会,教徒约 300 人。

                 伊斯兰教  明末清初,伊斯兰教传入乐山,在回民中传播,主要集
            中在乐山城区、犍为罗城、夹江等地。穆群森《四川回族习俗文化》记载:

            “明成化元年(1465)山东登州府蓬莱县七里村回回人江灏入蜀任乐山

            知县,卸任后携家眷定居盐亭县。”这是已知有回族进入乐山的最早记载。

            康熙三十年(1691),有苏、马、蔡、张、海、杨、王 7 大姓回族迁居

            到犍为罗城。雍正十一年(1733),罗城回民苏心镜、蔡天时等人在夏
            家坡修建清真寺。嘉庆十三年(1808),74 户回民筹款修建清真西寺(今

            罗城镇清真寺)。


                                                                                 8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