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4 - 乐山简史
P. 194

·乐山简史· LESHAN JIANSHI



            小回转窑,年产能力 1.2 万吨,1954 年,扩建后年产量提高到 3.2 万吨。

            1953 年,嘉裕碱厂采用细料薄烧工艺,日产量由 2 吨提高到 4.8 吨 ~ 6 吨,

            纯碱含量提高到 85%。1954 年用洗滤法试制成功含 95% 以上的精碱,精

            碱产量占纯碱产量的 80% 以上。1953—1957 年,政府投资 116 万元,在

            峨眉龙池、犍为永丰和新建的川西高庙铁厂改造炉型和鼓风方式,采用
            柴油发动机驱动的罗茨鼓风机,使炼铁高炉容积由 12.95 立方米发展到

            50.85 立方米。1956 年,建设四川省第一座高水头水电站——峨眉龙池河

            电站,1957 年投产。

                 农业技术  建立科学实验小组,开展农作物良种、新型化肥及新式

            农具等生产实验活动。水稻推广新式秧田“分厢稀播、湿润育秧”技术,
            推广苏式步犁技术,提高整地质量,改稀大窝为“宽窝点播”,结合施

            化肥、中耕除草以及推广早耕炕土、二犁二耙、条沟点播等技术,亩产

            提高 91 公斤。玉米推广“追肥三改”“双株密植”“防治病虫”技术。

            红苕推广南端苕,采用酸热物温床育苗,多殡苕、短藤浅栽等技术。畜

            牧业先后引进多种猪、牛、鸡优良品种,并组织畜牧兽医对农村常见畜
            业疾病的防治进行科普宣传活动。


                 三、教育事业


                 中小学教育  1950 年初,改乡、村国民学校为完全小学和初级小学
           (村小),接管公立中学 23 所、私立中学 11 所。遵照西南行署颁布的《中

            学教育实施办法》《初等教育计划草案》,对学制、课程、考试、放假、

            学校组织、教职员作用及待遇、学校经费等作出明确规定,并停办私立

            学校。1953 年,实施《十二年国民教育事业规划纲要(草案)》,实行


            168                                                                                                                                                               169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