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9 - 乐山简史
P. 199

·第三篇  当代乐山·




                 宗教  人民政府接管寺庙后,凌云寺由政府文化部门管理,自 1951

            年起,部分建筑被乐山荣誉军人学校借用,宗教活动基本停止。乌尤寺

            继续由住持遍能和尚管理。1952 年由县政府派员住寺管理。1949 年,乌

            尤寺有僧人 18 人;1951 年土地改革时有 7 人,土地改革后还俗 3 人、迁
            移 2 人;1952 年只剩遍能和尚和苏金廷居士 2 人。1953—1956 年,朗俊、

            满文、了心、海丰、惟哲等先后到乌尤寺出家。原峨眉山佛教会在人民

            政府成立后停止了活动。峨眉山各寺院的经济、维护修建和佛事活动由

            各寺院自行负责。各寺庙出租的土地实行减租退押,极少有宗教收入,
            一半以上僧众离寺。留寺人员由峨眉山特编村负责统筹安排,开办纺织

            厂、篾业组、茶叶经营部等组织生产自给。1953 年 8 月,成立峨眉山佛

            教徒爱国学习委员会。1956 年 11 月,成立峨眉山佛教协会,会址报国

            寺。各寺院负责人和执事人员安排,由峨眉县统战部和宗教科与峨眉山
            佛教协会商定。经过土地改革和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农村道士和宫观中

            不愿留住的静居道士都与农民一样分得同等田地,以农耕为生,少数留

            住宫观的道士也参加农

            业社的集体劳动。1950
            年始,为与帝国主义断

            绝关系,驱逐外国传教

            士。乐山天主教、基督

            教开展自传、自治、自
            养的革新运动,发表革

            新宣言。乐山、夹江、

            峨眉各地教会先后成立                        1956 年峨眉山佛教协会成立时合影留念


                                                                                17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