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乐山简史
P. 29
·第一篇 古代乐山·
陶纺轮等。经鉴定,为距今约 5000 年的新石器时代遗物。由此表明,新
石器时代青衣江、岷江和大渡河中下游沿岸已有先民的生产足迹。
青铜时代 1972 年,峨眉县符溪公社发现战国晚期 7 座土坑墓群,
发掘出土陶、瓷器、石器、青铜
器等 40 余件随葬器物。1977 年
10 月,犍为县金井公社万年二队
和五联公社五一大队发掘了 10 余
座土坑墓群,出土 130 多件文物,
有陶器和铜器,其中陶器约占四
分之三以上,保存较好,有釜、
峨眉符溪出土的虎纹铜戈
罐、盂、豆、碗、钵、壶等器形;
铜制容器有圜底、辫索环耳的釜、甑、鍪等。1978 年,在峨边县收集到
出土于共安公社和永乐公社土坑墓的 9 件巴蜀式铜剑和 1 件铜矛。从器
物形制特征看,专家认为,以上出土器物较早的为战国晚期,较晚的在秦、
汉之交。
乐山青铜文化遗存
有古蜀文明的烙印,其
犍为金井出土
战国巴蜀符号 中最明显的标识是“巴
蜀符号”,又称巴蜀图
语或巴蜀图形文字。是
芦山仁加出土 在四川省出土的战国至
战国巴蜀符号
西汉初的文物上发现的
犍为、芦山战国“巴蜀符号”比较 一些图形符号,是探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