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乐山简史
P. 33

·第一篇  古代乐山·




            青神、丹棱等地。

                 汉南安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 135),划巴、蜀二郡部分地区加上

            新辟夜郎等地,置犍为郡。南安县改属犍为郡,一直沿袭至三国、两晋

            时期。
                 根据《四川历代政区图》推测,汉南安县域范围大致包括,南至今

            犍为、沐川和马边中北部,西至今洪雅、峨边、峨眉,东至今荣县、威远,

            北至夹江、青神北界山。

                 侨置南安  《蜀鉴》引李膺《益州记》记载,东晋成汉时期,建宁
            王李寿将原居住在牂牁地区(今贵州省西部)的僚人引入蜀地以充实户

            口,僚人大规模迁入今四川盆地及其周缘的山区,南安县地成为僚人较

            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李势继位后,由于失去对僚人的控制,诸僚四处侵掠,

            造成原居汉族百姓相率逃徙。汉南安原籍人多外迁,县地多荒芜,南安
            县逐渐名存实亡。

                 《四川通志·古迹》记载,南齐永元三年(501),在今荣县西 25 千米,

            别置南安郡和南安县。《太平寰宇记》记载:“荣州,萧齐于此置南安郡。

            隋废。今有赖牟镇。旧传即古南安县址也。”南安郡县的侨置与废止,
            标志着治今乐山的南安县的消失。南梁天监年间(502—519),南安县

            地之僚人被招抚,汉人陆续返境与僚人杂居。北周保定元年(561),在

            原汉南安县地又重新设置了平羌郡和平羌县。

                 今井研县,秦汉时期属武阳县。西汉建元年间(前 140—前 135),

            因今县南有盐井,其盐质研净称为“研井”,设井研镇。成汉时期县地
            被僚人占据。西魏大统元年(535)置蒲亭县(或作蒲县),属怀仁郡。

                 今马边县,秦时分属南安、僰道两县,汉代分属犍为、越嶲两郡,


                                                                                  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