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乐山简史
P. 133
·第二篇 近代乐山·
推动乐山发电、冶金、机械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川南、亚西、建南等
铁工厂、机械厂相继应运而生。抗日战争胜利后,除留一部分人在五通
桥设立分社外,其余人员转到上海、南京,后又转至北京。1950 年,五
通桥分社迁至北京。
四川大学 1939 年 6 月,从成都迁往峨眉办学。在伏虎寺设有校本
部、文学院和法学院,报国寺及其附近的庙宇如善觉寺、雷音寺等作为
教职工宿舍,伏虎寺大殿东西两边的楼房作为学生宿舍,罗汉堂为女生院。
理学院设在保宁寺和万行庄,新生院设在鞠漕将军府。9 月 21 日,四川
大学正式开课,在峨眉办学四年,促进峨眉抗日民主运动和教育事业发展。
1940 年春,为解决本校教职员工子弟和峨眉当地失学儿童的读书需求,
教育系在报国寺、伏虎寺住持的支持下创办报国小学,并作为教育系学
生的实习基地。1943 年 2 月,四川大学迁回成都望江校区。
五、故宫文物南迁
1937 年,北平故宫博物院和中央博物院为保证文物安全,分三路西
迁川黔。在重庆南岸海棠溪设故宫重庆办事处,将文物分散保存设贵州
安顺和四川乐山、峨眉等处。
北路文物经西安、宝鸡、
汉中等地,于 1939 年 7 月到达
峨眉。7000 多箱文物先后分别
存放在峨眉城东大佛寺(今银
杏苑小区)、城西武庙(今峨
眉一中内)、土主祠和许祠堂。 20 世纪 70 年代的峨眉城西武庙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