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乐山简史
P. 85
·第一篇 古代乐山·
主持撤旧重修州学。魏瀚升迁后,继任张楫接着营缮。弘治二年(1489)
竣工,历时 16 年。明代魏瀚《嘉定郡学形制图记》记载:“形胜规制,
截然中度,实足以耸一郡之观瞻,为全蜀之冠冕。”重修后的学宫孔庙
建筑群,规模宏大,设施完备,周围墙垣 750 米,高 2.6 米,成为远近
闻名的标志性建筑群。
县学 元末,夹江、犍为、井研等地县学多毁于战争或火灾。夹江
县学明初重建,景泰二年(1451)重修。犍为县学洪武四年(1371)重建,
万历三十九年(1611),知县陈懋功迁建至城南外 0.5 千米处,7 年后复
迁城南旧址,至清末未变。洪武十四年(1381),井研知县严孟端新定
县学于城西龟山下,但草创未竟,继任知县忽世英建成,正德八年(1513),
知县张文锦改建于凤山西面,明末毁,清代多次修葺,学址未改。万历
十七年(1589),马湖府安边厅同知汪京在县城内开办学宫。
书院 明代嘉定州各地书院建设十分兴盛,主要有:
嘉定州城4所:东坡书院,在城东2.5千米龙泓山,正统十三年(1448)
州人刘新创建。三峨书院,在城南书院街(今陕西街),正德年间御史
熊相创建。九峰书院,在凌云山,嘉靖十二年(1533)巡按熊爵倡建。
九龙书院,在城北,万历初嘉定知州钟振创建。
峨眉县 2 所:峨山书院,在县治东街,正德十四年(1519)知县吴
廷璧由东岳行祠改建。峨峰书院,在县治西百步。
夹江县 4 所:平川书院,在城南,正德七年(1512)县令程洸建成,
嘉靖元年(1522)改为宿进祠。一崖书院,在城北 2.5 千米千佛岩上。五
兀书院,中宪大夫张庭建于五兀山大观山麓。探源书院,民国《夹江县志·金
石》记载:“探源书院四字,吏部给事中张凤羾”。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