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乐山简史
P. 87

·第一篇  古代乐山·




            十一年(1378),朱元璋因“峨眉乃普贤应化之地,久乏唱导之师”,

            敕遣南京天界寺僧宝昙和尚(1334—1393)前往峨眉山住锡。宝昙和尚

            圆寂后,朱元璋“遣官谕祭,饭僧三千员,荼毗,会者以万计”。神宗

            时期,因峨眉山僧别传建寺造林之功,诏其入京,赐以紫衣、金牌、经
            书及幡幢法物,赐号“洪济禅师”。又因山僧福登募造金殿之功德,赐

            号“真正佛子”,赐圆觉庵“护国草庵寺”额,赐普贤寺“圣寿万年寺”

            额等。嘉靖年间普贤寺毁于火灾,万历二十九年(1601)慈圣皇太后诏

            赐新建,神宗皇帝御书题其额“圣寿万年寺”,这是保存至今的万年寺
            无梁砖殿。万历三十年(1602),妙峰禅师募化铸造山巅铜殿,次年完

            工“王额其寺曰永明华藏寺”。铜殿“高二丈五尺,广一丈四尺四寸,

            深一丈三尺五寸”,重檐雕甍,绣棂琐窗,渗以真金,俗称金殿,金顶

            因之得名。
                 洪武、永乐年间,宝昙和尚重建峰顶铁瓦殿、广济修建清音阁,僧

            弘义、圆道相继重建光林寺(灵岩寺),48 重殿宇,僧众千人,成为

            “西蜀第一大刹”。宣德三年

            (1428),珏禅师开建普贤寺
            圆觉殿,僧楚山开建千佛禅院

            (今洪椿坪)。嘉靖年间,别

            传禅师募资铸造圣积寺铜钟,

            铜钟重 12.5 吨,有“巴蜀钟王”
            之称;性天和尚重建卧云庵。

            万历年间,通天大师开建护国

            草庵寺;无穷大师创建大佛寺,                        峨眉山圣积寺铜钟(现位于报国寺内)


                                                                                 6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