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5 - 乐山简史
P. 155
·第二篇 近代乐山·
国药公会有商业会员 15 家,资本总额为 2 万余元,反映出乐山商人有一
定实力。
乐山成为商品贸易集散地,交易量较大的商品主要是周边各地的土
特产,如峨眉的蜡、丝、黄连,雅安、洪雅的竹木、药材,新津、崇庆
一带的油、麻、米,江津、犍为的酒,宜宾、南溪的糖等。
市场管理 伴随着日益繁盛的商品贸易,乐山形成许多较为集中的
专业集市。据民国《乐山县志》记载,乐山专业集市大致情况。米市,
在外城东门外四圣宫、较场坝、萧公嘴、城内小关帝庙、城外老关帝庙、
张公桥等地,麦市在城内土桥街,包谷市也在小关帝庙,萧公嘴是雅河
杂粮和部分大米交易地点。蜡虫市,在较场坝,土桥街有乐山白蜡行,
外城紫云街有协兴蜡行,1934 年两行合并为白蜡总行。炭市,集中在大
渡河下游两岸的映碧乡、太平、福禄场镇。在城区水西门河下有收炭转
卖商家,水西门一带又称炭厂坝。在高北门外盐市街的盐市,城南泊水
街的菜市,外城河街的丝市,城西水西门及斑竹湾一带的木市。柴市平
常在板桥溪,水枯时则以城南铜河 为市。附近场镇有苏稽场的丝市和
绸市,安谷场的棉花市等。
1942 年 5 月,成立重庆海关乐山分支机构,实施对出口外销产品征
收战时消费税管理。总部设在土桥街,下设斑竹湾分卡、盐关分卡,后
增设营门口分卡、邮局邮件稽征处和竹根滩验货处。1944 年,改称乐山
支关。1945 年 8 月,乐山支关被裁撤。
抗日战争期间实行粮食管制,在县商会统辖下成立乐山县粮食商业
同业公会。规定凡经营粮食的商人、商号都必须进行登记,发给会员证
和营业执照,才能进行粮食买卖。会址在公益米行内,设有文书、事务员、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