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6 - 乐山简史
P. 156
·乐山简史· LESHAN JIANSHI
会费经收员和县政府派驻粮食干事。
国民政府粮食部为提高粮食储运效率,1942 年全川设九个粮食储运
办事处,1944 年改为储运局。乐山是岷江大宗水运始发站,城区铁货街
县仓库设立岷江区办事处(储运局),管辖乐山周边 15 个县的粮食外运、
督促和审核工作。同时设有岷江区船舶管理所,办理域内粮食外运船舶
调度。
三、金融业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四川藩司濬川源银行在五通桥设分行,
征收盐税、关税,发行票证。清末民初,乐山出现资本市场,主要金融
机构大都分布在城区,部分在犍乐盐场等,主要有典当、钱庄、银行和
其他金融机构。
典当 清末民初,境内的典当铺字号 50 余家。至 1939 年,第五行
政区范围内相继设立典当铺 224 家。1949 年,除少数几家当铺外,其余
相继停业、倒闭。以乐山城区为例,规模较大的典当铺是紫云街的信义号、
箱箱街的同济号、顺城街的大亨号、陕西街的富新号,还有小押当数十家。
1927—1932年间,受银币和纸币的影响,当铺损失惨重,发展艰难。1933年,
安川战役后,商贸不振,赎物率极低,当铺亏折巨大。1936—1940 年,
同济号、大亨号、信义号、富新号相继停业或倒闭,小押当仅存 7 家。
钱庄 乐山有钱庄始于清末。最早的是以合伙或独资的字号形式出
现的,主要业务是银钱、货业兼营。如清光绪年间,杨氏宗族开设的德
星隆、德星成。主要经营匹头、棉纱、杂货、金银,兼办成票、渝票汇
兑业务。民国初期,新开办经济通、复协和、天增公、永昌祥、恒茂、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