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1 - 乐山简史
P. 161
·第二篇 近代乐山·
半边街刘公堤崩溃,里仁街公路被冲坏。县长王运明紧急征调 2500 人拆
楼修堤,共拆去嘉乐门城楼及拱门左右 40 米墙体,修筑河堤长约 90 米、
高约 7.6 米,砌填条石 1.5 万条。
清代,内外城有街道 28 条,巷道 10 余条,主街道多为石板路面和
素土路面,狭窄多弯。民国《乐山县志》所附 1934 年《乐山县城内外街
道图》中看,街道基本上沿袭清代格局。1949 年,城区共有大街小巷 99
条,其中街道 36 条,
街坊小巷 63 条,总
长 11 千米。城市面
积约 1.5 平方千米。
1940 年, 乐 山
城以高北门、拱辰门
一线为界,分为中城
镇和外城镇两个辖
区。中城镇辖区包括
原内城街道和清代外
城东部街道,政府机
构、学校、商店、金
融、医院等主要集中
在此,是核心区和
繁华地带。主要街
道有忠孝路、土桥
1934 年乐山城区街道图 街、玉堂街、东大街、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