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3 - 乐山简史
P. 173

·第二篇  近代乐山·




            另还有乡镇图书馆 10 个、私立图书馆 5 个、学校图书馆 10 余个。

                 乐山城内的书店主要集中在土桥街商业区。1909 年,周渭宾在土桥

            街开办拔翠书店,经营木刻版图书,是乐山最早的书店。另外还有文蔚

            山房、泰源堂书铺、川南书店、威远书店、宝善书局、儒兴堂、炳文堂、

            文光书局等。
                 报刊  1911 年,嘉定天主教会办中文报刊,既宣传其教义,又报道

            辛亥起义、保路运动义军消息等。乐山报刊业逐步兴起。到20世纪30年代,

            境内有报纸 10 多种及《乐山青年》《研新》《乐山教育半月刊》等期刊。

            抗日战争时期出现高潮,先后出版民间和学校报纸 24 种、官方军队报纸

            16 种、中共地下组织报纸 2 种及各类期刊 10 余种,如《抗敌要闻》《快
            邮代电》《嘉阳日报》《英文广播》《诚报》《原野》《乐山青年》《星

            期文艺》《川南工商》《民主与青年》和《水星文艺》等。1947 年,竞

            选国民大会代表期间,发行专门为竞选服务的报纸《选举导报》,这在

            当时四川乃至全国都不多见。1949 年底,全区累计有大小报社、通讯社

            100 家,出版发行各类报纸 94 种、期刊 22 种。

                 二、救灾救济与消防


                 救灾救济  救灾救济主体分为政府与民间组织两种,救灾救济款主

            要来源于地方财政拨款和社会募集。政府主要采取减免田赋、小本贷款、
            收容、工赈、发放物资等措施进行救济;民间组织主要由慈善团体、商

            会或士绅向灾民施粥、施饼、施药、施棺木、施米、发放钱飞子(领救

            济款的条子)或米飞子(领米的条子)等形式实施救济。救济慈善机构

            主要有长生会、明道院、十善会、救济院、平民工读社、自兴慈善会、


                                                                                14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