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0 - 乐山简史
P. 200

·乐山简史· LESHAN JIANSHI



            天主教、基督教“革新促进会”“革新会”“爱国会”等,组织教徒开

            展各种形式的反帝爱国主义教育、和平运动等宗教活动。


                 五、人口与卫生事业

                 人口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出生率高于死亡率,

            乐山人口发展呈上升趋势。1950—1957 年,人口由 369 万人上升为 430

            万人。其中,1950—1952 年为人口再生产惯性作用时期,3 年净增人口

            17.19 万人;1953—1957 年人口增长较快,5 年净增人口 44.29 万人。

                 医疗机构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府接管了在乐山的省立医院和
            教会办的仁济医院,改建为乐山专区医院,同时接管改建各县卫生院。

            1950 年 9 月,专署成立卫生科,建立红十字会乐山分会及其门诊部,恢

            复各县 13 所卫生院,成立 122 个联合诊所,15 个妇婴保健所。区、乡医

            疗机构,各级医院规模逐步扩大。到 1952 年,全区共有医疗机构 105 个,

            医务人员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139 人,增至 832 人。1952 年组织 5 个专
            区少数民族医疗组,分赴5个有少数民族的县开展就地医疗。1956年3月,

            各县卫生院统一改称县

            人民医院,由国家投资,

            普遍添置医疗器具设

            备,扩大规模。县辖各
            区先后建立区人民医院

            (乡为卫生院)。1951

            年 9 月,在城区较场坝

            成立专区第一个妇幼保                              1952 年的乐山专区医院


            174                                                                                                                                                               175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