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1 - 乐山简史
P. 201

·第三篇  当代乐山·




            健站。到“一五”末,有医疗保健机构 136 个、病床 793 张、医疗保健

            技术人员 1212 人,分别比 1952 年增长 29.52%、18.54%、45.67%。少数

            民族地区建卫生所 11 个,接生站 2 个,卫生工作队和医疗组各 1 个,医

            务人员约百人。
                 中医  1950 年,根据全国第一次卫生工作会议确定的“团结中西医”

            方针,组织分散在民间的中医药人员成立“卫生工作者协会”,建立集

            体所有制性质的联合诊所,组织中医从业人员开展防病治病、预防接种

            等。1952 年,乐山县卫生科统计,有联合诊所 48 所,人员 403 人,广布
            城乡。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专、县国家医疗单位贯彻“保护、继承、

            发展”中医政策,相继接收、聘请民间名老中医,如乐山的张继先、朱

            伯龙,五通桥陈伯常,夹江江尔逊,峨眉李洛夫等共 110 多人参加工作,

            组建中医门诊、中医科室和中药房,并带徒传技。
                 卫生防疫  1950 年 5 月,成立专区卫生委员会。1953—1955 年间,专、

            县相继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卫生防疫机构,机关、厂矿、学校成

            立卫生小组,乡、村、街道设卫生委员会。先后建立卫生防疫站 18 个,

            卫生防疫专业人员 807 人,血吸虫病防治站 5 个、血防专业人员 162 人,
            发动群众开展以灭蝇防蝇为主的卫生运动,开展清除垃圾污水活动。卫

            生防疫机构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免费普种牛痘、伤寒等疫苗,降

            低疟疾、痢疾等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到“一五”末,天花、霍乱

            等烈性传染病在全区绝迹。










                                                                                17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