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乐山简史
P. 35

·第一篇  古代乐山·




            2006 年,杨公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乐山城郊出土的汉代崖

            墓中有大量门阙形制,既有较多的单阙,也存在一座

            墓内设两处或三处门阙的现象,反映出当时统治阶层

            等级比较明显。

                 陶俑  乐山大量汉代崖墓遗存下来的陶俑,有农
            夫俑、舞女俑、吹箫俑、鼓手俑、琴师俑、观赏俑、

            武士俑、庖厨俑、部曲俑、提罐俑、养马俑等等,反

            映出当时南安县城下层民众的生活状况。                                          舞女陶俑






                                   第二节  经济发展





                 一、农业


                 汉代农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乐山汉代崖墓中

            多次出土有铁钩镰和曲柄锄画像,均为当时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郭沫
            若《中国史稿》“东汉经济的

            恢复和发展”一节记载:“那

            时候,新型的全铁制家具也逐

            渐增多。如在四川乐山崖墓石
            刻画像中看到的一种曲柄锄,

            是去除杂草更为方便的中耕农                              峨眉双福出土的石田塘模型

            具……这些都是西汉时候不曾发现过的,因此,有力地说明了东汉农业


                                                                                  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