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乐山简史
P. 107
·第一篇 古代乐山·
一,居中十亩悉种荷花。现存文庙占地面积约 2 万平方米,格局基本完整,
有泮池、棂星门、圣域、戟门、名宦祠、乡贤祠、东西庑殿、尊经阁、
祟文阁、大成殿、祟圣祠等建筑。大成殿建筑雄伟,大殿 28 根殿柱,直
径 1 米左右,全系珍贵整株金丝楠木。柱础直径 1.4 米、高 1.5 米,透雕
花纹,生动别致。
抗日战争时期,文庙
为武汉大学校舍,继又作
乐山县男中校址。新中国
成立后,续为学用。“文
化大革命”中,大成殿门
槛窗户被毁。1986 年,市
1908 年的嘉定府文庙
政府拨专款组织修葺,历
时 3 年竣工。1991 年,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犍为文庙 宋大中祥符年间在沉犀东,县令左震迁建于县城南。元
末毁于兵燹。明洪武四年(1371),县佐陈兴重建。万历三十九年(1611),
知县陈懋功迁建至城南外 0.5 千
米处。万历四十六年(1618),
再迁建于城下文林街。明末灰
烬,存明伦堂。清康熙九年
(1670),知县刘靖寰督办重修。
乾隆三年(1738),县令宋锦
大规模营建,历时 6 年。乾隆
四十五年(1780),修建文庙 犍为文庙图(录自嘉庆《犍为县志》)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