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乐山简史
P. 104

·乐山简史· LESHAN JIANSHI



                 苏稽。位于乐山城西 12 千米处,自然条件优越,是乐山有名的“鱼

            米之乡”,蚕桑业、纺织手工业较发达,出产丝、绸、茧巴、丝埂、白

            布、棉纱、白蜡、牛羊皮等大宗货物。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纺纱织布,

            成为当地普遍的家庭手工业。

                 罗汉。以旧有罗汉寺故名,濒临大渡河,有少量浅丘和四个河心中坝,
            水陆交通方便。大宗商品为布匹、黍米、油酒、柴薪等。

                 沙湾。前临沫水,背负绥山,是乐山进入小凉山的咽喉,又是重要

            山货的集散地,工商业较发达。商业以酒为大宗,苞谷酒畅销板桥、青神、

            眉山等地。

                 通江。亦名横梁场,位于城北郊岷江之滨,属嘉乐乡三甲。同治《嘉
            定府志》记载:“与牟子场对峙,江岸内有横石如梁,故又名横梁。”“大

            江城北俗名通江,自青神县流入县界,故称此地为通江。”商品以丝、蜡、

            油、绸为大宗。

                 悦来。有“平羌三峡”和荔枝湾,犁头峡口盛产江团鱼。可谓“嘉

            阳风水,芙蓉关江”。商品以丝、蜡、米为大宗。
                 关庙、板桥。唐宋为驿铺,清代发展为集市,板桥街曾是水码头,

            盛产江团,上下船只在此停泊。商品以油、

            酒、炭、柴薪为大宗。
                 杨湾。原名万顺场,出产米、麦、稷、

            茧等。上通夹江顺河场、甘江场,下通苏稽,
            东通棉竹铺,西有山路通峨眉,清朝时改为

            杨湾场。乐山有名的“跷脚牛肉”出自杨湾场。

                 罗城。始建于崇祯年间,清为驿站罗城                            罗城古镇船形街俯瞰图


            78                                                                                                                                                                 79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