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乐山简史
P. 126
·乐山简史· LESHAN JIANSHI
为应对空袭,1938年在福泉门码头建岷江浮桥1座,供空袭时疏散用。
1940 年 3 月 1 日,成立乐山防空指挥部,驻金花巷。1941 年成立县空袭
救护队,隶属省卫生实
验处。2002 年 9 月 9 日,
抗日战争空难纪念广场
在乐山城区高北门公园
落成。每年 8 月 19 日,
全城警笛长鸣,牢记历
史,不忘国耻。
“8·19”大轰炸纪念碑
二、民众抗日贡献
参军抗战 在全面抗日战争中,乐山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在人力、
物力和财力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1943年《嘉峨师管区辖县配赋表》显示,当时乐山县(含今市中区、
沙湾区)每年征兵额为 3372 人,犍为县(含今五通桥区)每年征兵额为
3960 人,峨眉县、夹江县每年的征兵额各 1000 多人,加上其他区县数据,
乐山一年派出的兵员上万人。另据资料显示,1938—1945 年间,乐山县
共征兵 28033 人。1942 年,乐山县应配壮丁 4200 名,全年实征 6049 名,
超额 1849 名。1945 年 7 月,领有军属优待证的有 2.3 万余户,其中城区
884 户。1942—1944 年,乐山部分兵员参加抗日远征军,在缅甸等地对
日作战。
1938 年,乐山县人王陵基担任第 30 集团军总司令,率军入江西抗
日,在南浔会战中,击毙敌师团长,俘虏不少敌军。后又参加长沙会战。
100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