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6 - 乐山简史
P. 146

·乐山简史· LESHAN JIANSHI



            乐山场 46 座。

                 除犍为盐场外,乐山盐场分布较广,分为六大区,即上乐区、下乐区、

            后乐区、溪犍区、河西区、河东区。1946 年,私营盐灶有永泰、天锡、顺澄、

            荣祥、益盛兴等 68 灶,194 眼井,月产盐 41450 担。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海盐产地沦陷,四川人口增加,实行盐业专卖
            政策,乐山盐业发展较快。1937 年,牛华溪有灶商 35 家,资本最大为 4.2

            万元,最小为 5000 元,总额达 53.5 万元。战后改为自由贸易,各盐厂竞

            争激烈,加之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境内盐灶大部分关闭。


                 五、矿冶业

                 煤矿  清光绪元年(1875),犍为县葛沟煤矿工人达 200 多人,生

            产已具一定规模。光绪二十八年(1902),犍为商人萧太隆在石麟开办

            萧太煤厂,掘成斜井,还未投产萧太隆病亡,煤厂暂停。宣统三年(1911),

            其子萧凤来采用股份制继续开办,更名萧凤来煤矿,建坑窑近 10 个,职
            工 300 余人,年产煤 3.5 万吨。

                 清末民初,四川通省矿务总公司进入犍为石麟、夹江华头开煤井,

            开始采用钢钎打眼,黑火药放炮新技术,形成近万吨规模。

                 1938 年,五通桥人张仲铭变卖土地,在金粟印盒山开办吉祥煤矿,

            当年底投产。同年,永利川厂开办棉花沟煤井,采用电力绞车提升。
            1939 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开办嘉阳煤矿。1943 年,犍为县有大小

            煤矿 34 家,矿工 5000 余人,年产量达 14 万吨,产量、质量均居川南之冠。

                 1936 年,四川省地质调查所矿产专报统计,乐山年产煤炭 25 万吨。

            1937 年,经国民政府经济部批准,设立犍乐国营矿区,当年乐山全区共


            120                                                                                                                                                               121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