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乐山简史
P. 59

·第一篇  古代乐山·




                 嘉州城是一座典型的江城,对城墙侵蚀的自然因素,主要来自洪水

            泛滥,三江之害,尤以大渡河为最。频繁的溢洪,造成河水改道,以至

            于对城墙的侵蚀日渐加剧。宋代张方《夷佛滩记》记载:“近世水道转北,

            侵啮府城。滩险益狞,舟楫覆溺,岁或百人。为阱国中,几累此山川。”
            同治《嘉定府志·营建志》记载:“宋开禧中重筑”。开禧中期,开始

            重筑城垣。宋代张方《夷佛滩记》记载,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驻

            节嘉定府的提点成都府路刑狱张方,“开新渠以杀三江怒涛”“用牲干江,

            既祝甫退,淫雨骤收,日光散射。”“众志咸忻”奋力施工。最后,终
            于实现“南分青沫之暴,西杀雷坻、盐溉之怒”的目的,“自是舟行无息”。

                                                          嘉州城垣设施比较完备,

                                                      有城墙、城门和城楼等。滨临

                                                      江河一带,有若干水门,现见
                                                      于文献记载的有丽正门、会江

                                                      门。民国《乐山县志》记载,

                                                      丽正门“有二犀,一在陆,一

                                                      在水中;或一牡一牝。故称铁
                                                      牛门”。张瑞《铁犀记》记载:
                             丽正门
                                                      “犀制眠形,缩尾而昂首。顶

            角平,其痕崭然,俗传逾河而南,麦者病之,故铲之云。”

                 荔枝楼。会江门上有城楼,名曰“荔枝楼”。唐咸通年间(860—
            873),嘉州刺史薛能《荔枝楼》记载:“高槛起边愁,荔枝谁致楼。会

            须交匠坼,不欲见蛮陬。树痹无春影,天连觉汉流。仲宣如可拟,即此

            是荆州。”宋代陆游《再赋荔枝楼》中有“不奈城头暮角哀”句。王士


                                                                                 3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