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乐山简史
P. 62

·乐山简史· LESHAN JIANSHI






                                   第三节  社会文化





                 一、教育发展


                 县学与州学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官学与私学并行。乐山境内最早的
            官学是隋开皇中期开办的夹江县学,地址在县城东南,延至清代,其址

            未变。其余属县县学多始于宋。犍为县学始见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

            1016),地址在沉犀之东,后县令左震迁建于县城南。峨眉县学开办于

            宋庆历元年(1041),地址在县城西南隅。井研县于北宋乾德元年(963)

            始建学宫,地址无考。
                 乐山城区在唐代开始有州学。《嘉定府志·学校》记载:“学肇于唐”,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建学宫于城南大渡河畔,即今育贤门外育贤坝。

            官学教授学录职官的最早记载为北宋元祐年间的嘉州学长魏光。

                 学政试院  唐代开始,嘉州设有科举考试的院试考场——学政试院,

            俗称“考棚”。院试是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的考试。院试由学政担任主考官,
            分两场进行,第一场正试,试以两文一诗;第二场覆试,试以一文一诗。

            考完发布“长案”,列第一名者为案首。院试取中者正称“生员”,俗

            称“秀才”,别称“庠生”。凡录之生员送入府州县学,称为“廪生”,

            后又增加名额称“增生”,再加者为“附生”。其中廪生地位最高。
                 参加嘉州院试的考生,不仅来自本地,还有周边地区。清代乐山人

            张瑞在《挹爽轩杂记》中记叙:“嘉眉邛雅其先试士共在嘉棚,故唐求

            一人而二州争之。”嘉州考棚是一个区域性考场,嘉州和毗邻的眉州、


            36                                                                                                                                                                 37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